刚出生的婴儿总能目不转睛为什么我家孩子做什么都是三分钟热度?为什么我家孩子上课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?
培养孩子专注力真的这么难吗?不难啊!刚出生的婴儿,目不转睛地盯着床铃几分钟甚至十几分钟,那就是专注力的最初表现。可是,孩子天生就有的专注力,为什么越长大越退化呢?很可能是你没有保护好ta的专注力。有没有想过,孩子的专注力竟然是家长一点点毁掉的。
来看一下,这些事当家长的你是不是经常做?
1.不分时机地打断
如孩子正在做一个手工作品,家长眼看着就要做坏了,急忙夺过来说:“哎呀不是这样的,我来教你。”本来孩子正在专心致志按自己想法做,结果被家长一打扰,就丧失了兴趣,去玩别的了。
家长的急性子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的情绪,让孩子也容易变得遇事易急躁不安、没有耐心。
2.过度关心
孩子正在很投入地做一幅拼图,或者看一本书,家长时不时就要过来嘘寒问暖一下:“渴不渴,来喝点水吧!”“休息一下吧,眼睛别看坏了”。
明明孩子玩的好好的,学的好好的,家长也要用各种“对你好”的理由打断孩子。这在无形中就破坏了孩子的专注力。
3. 经常斥责、唠叨
当孩子淘气、或者做事不如自己所愿时,很多家长就会对孩子大加指责,唠叨。指责会让孩子产生紧张心理,打击孩子的自信心、缺乏安全感;经常唠叨让孩子容易产生厌烦抵触心理。
这两种方式都会让孩子变得情绪化,内心无法保持平和镇定,所以做事的时候难以集中精神。
4. 放任孩子沉迷电子产品
很多家长因为比较忙或因为懒,就让手机、平板来陪伴孩子。例如一放学回家就呆在电视机前,一坐就是几个小时;或者玩起平板、手机没有节制,对其他事情提不起兴趣。
电子产品是破坏孩子专注力的罪魁祸首,加上缺乏正确的约束和引导,会对孩子造成十分恶劣的影响。
如何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呢?下面给大家支几招:
方法一:不干扰、不打断
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,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,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。
要知道,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,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。
方法二:分段学习
研究表明,注意力稳定的时间分别为:5~10岁孩子每次可以专注20分钟,10~12岁每次可以专注25分钟,12岁以上是30分钟。
孩子的注意力有限,不要一次性就强迫孩子完成过量的学习任务。将任务分解,规定好每一阶段的完成时间,引导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每个小任务。
每个阶段完成后,休息5-10分钟,再以同样的方式继续学习。如果孩子能够做到,可以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学习的时间。
方法三: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
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,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是时间的主人。
最好的办法是,家长充分尊重孩子,与孩子站在同一高度看问题,这样,交流就比较容易进行了。
当孩子学会自己掌控时间,体会到成功的感觉,做事会更加自信。
方法四:大声朗读
大声朗读有利于训练专注力。
每天安排一个时间(10-20分钟)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课文、课外书或者故事,大声朗读出来,这是一个使孩子口、眼、脑相互协调的过程。
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,尽量不读错、不读丢、不读断。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,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。
方法五:营造一个不容易分心的家庭环境
孩子的书桌上,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,不可摆放玩具、食品;文具要简洁。
孩子们都喜欢颜色鲜艳、图案精美、功能多样的铅笔盒,功能则应该越简单越好,铅笔和橡皮也要造型简单,功能单一,避免孩子把它们当作玩具来玩。
孩子的书房也要收拾得简洁明快,幼年的玩具要收起来,不要放在显眼的地方。
孩子学习的时候,尽量不要有电视机、电话等声音干扰;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,大声干扰。
此外,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,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,为孩子创设安静、整洁的环境。
方法六:一次只做一件事
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,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,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。所以,哪怕当孩子玩儿玩具的时候,也要关掉电视机;做作业的时候,不要放音乐。
时间不可过长,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,一定要每天坚持练。可以给予红五星奖励或打分。
免责声明:以为内容仅供参考、学习之用。部分稿件来源于互联网,版权属于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如觉侵权,或涉及版权问题,烦请联系小编删除。